您所在位置:首页>起名知识 >董奉传赏析

董奉传赏析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 01:42:57文章类型:原创文章
起名头像
方圆起名网林大师
资深起名专家

董奉传赏析

医学家董奉生平稽考及立传商榷

董奉,三国时古闽排名较好医学家。史载为侯官县人。古时侯官辖地甚广,拥有今闽江下游长乐等县地盘。经考董奉实为长乐县人。历代《长乐县志》都有他的传。关于他的生平,古籍记载不一。古代民间对医术深湛,能起危病之人于濒死者,多崇为“仙人”。董奉特擅岐黄,活人甚众,为时人所敬拜,加上后人记述渲染,附会神话,遂被目为“神仙式”人物;旧志把他归入《方外》或《释道》传记之列。但有关他的“杏林”掌故,千余载在民间流传不衰。我们今天修纂新志,搜罗历史上曾造福于民,有医人寿世之功的人物,去古籍所载之糟粕,剥神话之外衣,还其本来面目,称他为医学家,可以在地方志中为他立一专传,似亦不悖志体。但给人物重新写传,要核其生平,删去不符史实和有违事理的地方;凡内容应该改正的,纵已误记千年,亦应坚决改正。

董奉一生事迹,无正史可据。比较新记载他的生平的,是葛洪所著的《神仙传》。葛洪(281~364)字稚川,西晋句容(今属江苏)人,是一个道教理论家、名医、炼丹术士。少好神仙修养之术,著有《抱朴子》、《神仙传》及《金匮药疗》等书传世。《神仙传》中记载道教人物颇多,凡是涉及神话及灵异之言,当然不足信。此书东晋后,即已面世;历代版本甚多,有“汉魏丛书”本,“四库全书”本,“说郛”本,“五朝小说大观”……等本,都不容易看到。今天流行市上的为上海古籍社所复印的清刻本,因历时千载,文字传刻难免讹错,但内中所载事实大体相同,其中都有《董奉传》,今摘录其生平可信的事迹及有关“杏林”掌故如下:

“董奉者,字君异,侯官人。吴先主时,有少年为奉本县长,见奉年四十余。罢官去后,后五十余年,复为他职,行经侯官。诸故吏人皆老,而奉颜貌一如往日。问:‘君得道耶?吾昔见君如此。吾今皓首,而君转少,何也?’奉曰:‘偶然耳’。又杜燮为交州刺史,得毒病死,死已三日奉时在彼,乃往与药三丸,纳在口中,以水灌之,使人捧其头,摇而消之。须臾,手足似动,颜色渐还,半日乃能起坐,凡四日,乃能语。……后还豫章庐山下居。奉山居不种田,日为人治病,亦不取钱。重病愈者,使栽杏五株,轻者一株。如此五年,计得十万余株,郁然成林。后杏子盛,于林中作一草仓,示时人曰:‘欲买杏者,不须报奉,但将谷一器,置仓中,即往取一器杏去。’常有人置谷来少,而取杏去多者,林中群虎大吼逐之,大怖,即挈杏走。路旁倾覆,至家量杏,一如谷多少。奉每年货杏得谷,以赈救贫乏,供给行旅不逮,岁二万余斛。”

以上是记载董奉生平的较好原始资料,其中无生卒年份,可见当时已不可考。董奉养生有术,年九十余犹如四十壮年容貌,又能治愈死已三日的人(今医学称“假死”),都是可能的。他医术高明,医德高尚,求诊者不取诊金,仅令栽杏五株或一株;杏熟,售之以济贫,尤为难能可贵。这种医人济困的胸怀,实令人钦佩。福建古代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医学家,为他立传,扬其善行,播其高风,也是无乖于情理的。

历代翻印葛洪《神仙传》者不少,内容无大改,记载大体相同。我还查看“四库文渊阁”本和台北《笔记小说大观》排名较好编排名较好册,也与此相同。

古籍中董奉生卒具体年份无考。《神仙传》记他活了三百多岁,不可信,但董奉生活的时代却是可以查考的。传中有“吴先主时”一语,足证他是三国时人;“吴先主”,就是割据江南的孙权(182~252),孙权建吴国,据荆、扬、交三州之地。交州(辖今广东,广西和越南南部)、扬州(辖今福建等地)都是吴国领土。董奉活着的时间,约在孙权在世时左右。至于董奉治好交州刺史杜燮之病一事,“杜燮”名字有误。交州在东汉末年,本名交趾,相对较高行政长官为太守,建安初(196~198),才升格为州,置刺史,下辖七郡。交州当时为边远地区,非朝廷威治所能远及,仅名义上羁縻而已。建安十三年(208)赤壁大战后,曹操势力北撤、孙权乘机占领交州。终孙权之世,交州行政长官,只有士燮和步

展开剩余内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