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tián ]
部首: 田
笔画: 9
五行: 火
五笔: LTY
基本解释
古指种田或打猎。
详细解释
〈动〉(会意。从攴(pū)田。“攴”表示手的动作。本义:打猎)同本义畋,取禽兽也。——《广韵》畋于有洛之表。——《书·五子之歌》以畋于云梦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直谏》与使者出畋。——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外绝畋猎之源。——魏征《士渐不克终疏》又如:畋弋(打猎);畋犬(猎犬);畋狩,畋猎(打猎);畋马(用于打猎的马匹);畋游(畋猎游乐);畋渔(打猎和捕鱼)通“佃”。平田;耕种畋,平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今尔尚尔宅,畋尔田。——《书·多方》孙权自十数年以来,大畋江北,缮治甲兵。——《三国志·齐王芳纪注》又如:畋食(谓以耕营田地为生)
读音是“tián”。
“畋”,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,普通话读音为tián,较好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。“畋”的基本含义为打猎;引申含义为古同“佃”,耕种。
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。
常用释义
1.动〈文〉打猎。
例词畋猎
详细释义
1.耕种;整治。
今尔尚宅尔宅,畋尔田。注《书·多方》
故教化淳鸟兽昆虫,历离日月星辰,极畋土石金玉,劳心力耳目。注《大戴礼记·五帝德》
2.打猎。
1古代特指国君春季打猎。
〔太康〕乃盘游无度,畋于有洛之表,十旬弗反。《书·五子之歌》
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子虚赋〉》
临江之人,畋得麋麑畜之。唐·柳宗元·《三戒·临江之麋》
轻刑薄税崇恭俭,及土木游畋胥免。明·沈鲸·《双珠记·廷对及第》
春曰畋,夏曰蒐,秋曰猕,冬曰狩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三一引《韩诗外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