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子是我国古代创造并沿用至今的干支纪年历法中的记载年份,它是由10天干与12地支互相搭配组合成60年为一个周期,反复循环使用而固定不变的纪年历法,又叫甲子纪年历。甲子纪年首起为甲子…末尾为癸亥共60个词组,庚子在其中排位37序号,前面(倒数上去)有巳亥.戊戌…等。
我们知道历史上的1900年是农历庚子,史书称为‘庚子’赔款,这样,每60年如往前有1840,往后1960、2020年都是农历庚子年。
庚子前面的时间为己亥。我国农历记时是以天干地支来排列组合的。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,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个。分别组成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……共六十个甲子。如果计年,庚子之前为己亥年,如果计月,庚子之前为己亥月,计日则是己亥日,计时则是亥时。
庚子前的时间是已亥,十天干是每两个小时轮一回班,而十二地支是也是每两个小时轮一次班,从庚与子配对上看,上一个时的天干应该是已而地支应是亥。天干配地支是甲配子开始的,后边是乙丑、丙寅、丁卯、戊辰、已巳、庚午、辛未、壬申、癸酉、甲戍、乙亥。这样才算配完了一小轮,六十个配完才算是一轮回。
庚子时不是几点,庚是十天干之一。
古往今来,计时均不用天干而是用地支。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、纪月。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,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,子时为现在的23~1时,丑时为1~3时等等,称为十二时辰。
地支纪月则是将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,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。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,组成,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、纪年。
庚子指的就是指23时至1时。
在古代没有表我们的古人就会用太阳和月亮的移动方位来计算时间,一共分为12个方位,代表12个时间点。
庚子为干支之一,顺序为第37个。前一位是己亥,后一位是辛丑。论阴阳五行见(出生时间与命运),天干之庚属阳之金,地支之子属阳之水,是金生水相生。
庚子年前为己亥年。正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