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的别称
1、胡髯郎,青鸟:
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古人说:羊一名胡髯郎,又名青鸟。”
2、长髯主簿、髯鬚主簿、髯须参军
《初学记》卷二九引晋崔豹《古今注》:“羊一名长髯主簿。”
今本《古今注·鸟兽》作“髯鬚主簿”。
《中华古今注》卷下:“羊,一名髯鬚参军。”
3、膻根:
根据类说中的记载,膻根即是指羊。
4、珍郎:
清异录中记载,武后喜欢吃冷羊肉,所以她特赐给张昌宗冷羊肉,并附上信札,上面写着:「珍郎杀身以奉国。」所以后世又称羊为「珍郎」。
5、卷娄
庶物异名疏上说:羊另一名称叫卷娄,庄子称舜为卷娄,便是因为舜的背脊弯曲。
6、夏羊
尔雅义疏中说:黑色的羊又称做「夏羊」,不论雄雌都有羊角。
7、胡须郎
博物志记载:没有羊角的称羖羊,又称胡须郎。
8、白沙龙
清异录上说:冯翊这个地方出产羊,而且取名叫做白沙龙,肉非常鲜嫩,吃过的人,都推说冯翊的白沙龙为世上排名较好。
9 白石道人:
事物绀珠上记载:羊另一别名为白石道人。神仙传上说:皇初平十五岁时,家人叫他牧羊,牧羊时遇见一位道士,道士见他品性温良谨慎,就将他带到金华山的石室,有意授道予他。皇初平的兄长见他久日未归,便四处寻访,经过整整一年也未见踪迹,后来有一日在市集上碰到一位道士,就向前问他,道士告诉兄长,金华山有个牧羊的孩童叫皇初平。于是就跟着这位道士前去,果然,皇初平在此,其兄向他问羊群的下落,皇初平回答说:在山的东边,其兄前往去寻视,只看见白石,并没有看到羊,皇初平说:「羊在这里啊!」但他的兄长仍然没有见到,初平于是前去喊羊,果然白石都变回羊群。今称羊为「白石道人」便是出于此。
10、嵩山君
搜神记上说:汉初齐国后裔梁文家中有一个祭神的祠堂,有日子祭祀时,突然从祭祀中放在座上的皂帐里传出人声来,而且自称为嵩山君,从帐中可看出它的须髯长垂颐下,于是便呼叫他,却听到它发出羊鸣声,一看之下,原来是袁公路家中畜养的羊,「嵩山君」的别称便是由这段记载而来。
11、独笋子
事物绀珠上记载:李栖筠家中畜养的羊,呼名叫独笋子。「独笋子」一名的由来便是出于此。
驹䮫【jǔ lǘ】。
在甘肃西走廊特指山羊这个称谓见于。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《清碑类钞·动物类》:“旧谓野生之羊为山羊,后以家羊酷似野羊,故亦称为山羊也。青海之山羊似绵羊,而毛光润。有驹䮫【jǔ lǘ】,黑多于白,角削身小。皆孳养繁息,乳肉味咸美。”此是比较好的羊。
驹䮫【jǔ lǘ】这个词并不仅仅出现于河西走廊,而是在整个兰银官话区中都比较普遍,并且同时也是冀鲁、中原官话,甚至晋语的方言词汇,且有一定的渊源。
的雅称有:
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古人说:羊一名胡髯郎,又名青鸟。”
南朝梁·任昉
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古人说:羊一名胡髯郎,又名青鸟。”
翻译:“古人说,羊有一名字叫胡髯郎,别名青鸟。”
2、膻根
明·冯梦龙
《古今谭概·儇弄·薛昭纬》:”原注:羶根,羊肉也。”
翻译:原注:羶根,就是羊肉。
3、卷娄
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兽畜·羊》引明·陈懋仁 《庶物异名疏》:“羊,亦名卷娄。”
翻译:羊,别名又叫卷娄。
4、胡须郎
《博物志》记载:没有羊角的称羖羊,又称胡须郎。
5、独笋子
清·厉荃
《事物异名录·兽畜·羊》:“羊,一名白石道人。又,李栖筠家称羊为独笋子。”
翻译:羊,有一名字为白石道人。又有李栖筠家的羊,称为独笋子。
羊在古代,它长着胡须很扎眼,古代人叫它胡须郎,长鬓郎。
山羊起了许多别名,如长髯郎、胡须郎、长髯主簿、髯鬚主簿、髯须参军
“古人说:羊一名胡髯郎,又名青鸟。”
比较好的羊古代称可领头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