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首页>起名知识 >东汉末年的各国君主都有谁

东汉末年的各国君主都有谁

发布时间:2025-04-13 00:38:32文章类型:原创文章
起名头像
方圆起名网林大师
资深起名专家

东汉末年的各国君主都有谁

一、东汉(25年—220年)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、西汉、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,传八世共十四帝,历经一百九十五年,又称后汉,与西汉合称汉朝。

1、开国皇帝刘秀(公元前5年1月15日-57年3月29日),即汉光武帝(公元25年—57年在位),字文叔,南阳郡蔡阳县(今湖北枣阳)人,年幼生活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。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,庙号“世祖”,谥号“光武皇帝”。[公元25年登基(在位23年),62岁时候病死。

2、末代君主,刘协,刘协(181年4月2日—234年4月21日),即汉献帝(189年-220年在位),字伯和,汉灵帝刘宏次子,汉少帝刘辩异母弟,母灵怀皇后王荣,东汉比较后面一任皇帝。比较后面刘协寿终正寝,享年54岁,葬于禅陵,谥号孝献皇帝。

二、蜀汉,蜀汉(221年5月15日[1] —263年),三国之一。公元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史称“蜀”或“蜀汉”,亦称“刘蜀”、“季汉”。共历二帝,四十三年。

1、开国皇帝,刘备,刘备(161年-223年6月10日),即汉昭烈帝(221年—223年在位)在位三年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63岁病死在白帝城,留下排名较好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。

2、刘禅(shàn)建安十二年(207年-271年),出生于荆州。即蜀汉孝怀皇帝(223年—263年在位),又称后主。字公嗣,小名阿斗。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,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,三国时期蜀汉排名较好位皇帝。在位四十一年。西晋泰始七年(271年)在洛阳去世,享年64岁。这真应了小品那句话,没心没肺的活的都长。

三、东吴,吴国(222年5月23日—280年5月1日),三国之一,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,国号为“吴”,史学界称之为孙吴。由于与曹魏、蜀汉呈鼎立之势,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,故亦称东吴。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较好久的国度,历四帝,共52年(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)。

1、开国皇帝,孙权,孙权(182年-252年5月21日),字仲谋,吴郡富春(今浙江杭州富阳区)人。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(229年—252年在位)。太元元年(252年)病逝,享年七十一岁,在位二十四年,谥号大皇帝,庙号太祖,葬于蒋陵。

2、末代皇帝,孙皓(242年—284年),即吴末帝(264年—280年在位)。字元宗(一说字元景,出自《册府元龟》)一名彭祖,字皓宗。吴大帝孙权之孙,废太子孙和之子,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。太康五年(284年),孙皓在洛阳去世,时年四十二岁,葬在洛阳的北邙山。

东汉末年的各国君主都有谁

东汉末年是三国。在三国正式立国称帝前,天下大小诸侯割据一方互相争战。比较后面逐渐归结到三个主要势力集团。一是占据北方的曹操,控制着朝廷。二是占据江东的孙权集团。三是占据蜀地的刘备集团。

曹操死后,接班的曹丕率先废汉献帝自立为帝,国号魏。刘备趁机也称帝,国号汉,史称蜀汉或直接称蜀。孙权过了好长时间才称帝,国号吴,史称东吴。

东汉末年的各国君主都有谁

东汉末年三分天下,分别分为魏国,蜀国、吴国。1、魏国建立于公元220年12月10日,国主魏文帝曹匹,魏国灭亡时间为266年2月4日。

2、蜀国建立于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称为汉昭烈皇帝,建立蜀汉政权,简称蜀国,灭亡于263年。

3、吴国建立于公元222年,229年,孙权称帝,国号吴,灭亡于280年。

东汉末年的各国君主都有谁

魏国,又称曹魏,首都洛阳,始于魏文帝曹丕,灭亡于魏元帝曹奂,共5帝。

魏是三国时期较好为强大的国度。建安十八年,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“魏公”、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,平定汉中后进爵“魏王”,曹丕代汉后便称“魏”。以其皇室姓曹,历史上又称“曹魏”。曹魏置司、豫、兖、青、 徐、凉、雍、冀、幽、并、荆、扬等州,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,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,在毋丘俭征伐高句丽后,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。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,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、淮河分别与汉、吴相接,户六十六万余,人口四百四十余万。

魏文帝曹丕(187年——226年)字子桓,220年—226年在位7年,年号:黄初(220年—226年)

魏文帝曹丕,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,曹魏的开国皇帝,220年曹操去世,曹丕代汉称帝,定国号魏,改元黄初,并定都洛阳,史称曹魏。魏文帝登基后,首先平定了武威三种胡的叛乱,不久派遣军队在河西一带大破羌胡联军,曹魏的势力得以进入河西之地,接着又遣使复通西域,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权。此外,曹魏多次击败鲜卑,巩固了北疆。然而,魏文帝曾三次大举进兵孙吴,皆无功而返。综合来看,魏文帝在位七年时间里,曹魏实力进一步增强。葬首阳陵。

魏明帝曹叡(204年——239年)226年—239年在位14年,年号:太和(227年—233年)青龙(233年—237年)景初(237年—239年)

魏明帝曹叡,字元仲,能诗文,与曹操、曹丕并称魏之“三祖” ,文学成就不及操、丕。曹魏大多时间是在与蜀汉、东吴的战事中度过,例如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、襄阳,227年孟达反,231年,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,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,234年孙权攻合肥。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。他重用曹真、张郃、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,诸葛亮未能得尺寸之地。235年诸葛亮死后,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。同年,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,鲜卑“种落离散,互相侵伐,强者远遁,弱者请服”,北疆也得以安定。之后,魏明帝开始大兴土木,滥用民力,临终又托孤失当,导致朝政动荡。葬高平陵。

魏哀帝曹芳(232年——274年),240年—254年在位15年,年号:正始(240—254),嘉平(249年—254年)

魏哀帝曹芳,字兰卿,为魏明帝曹叡之养子。根据《魏氏春秋》记载,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,为曹彰之孙、曹操

展开剩余内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