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——鳍”、“鳞”、“鲲
虾——虾蟆
蟹——无肠公子
1鱼在中国古代中的雅称有“鳍”、“鳞”、“鲲”等。鱼一般根据骨骼性质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。软骨鱼纲包括约800种,绝大多数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。硬骨鱼纲约24000种,全球分布。
2《说文解字》:“虾,虾蟆也。从虫、叚声。”
3国古时称呼螃蟹为蟹,很多古书里都有记载,另外螃蟹还有雅称无肠公子,比如唐代唐彦谦写的《蟹》诗,无肠公子固称美,弗使当道禁横行。陆游也写过《咏糟蟹》,旧交髯簿久相忘,公子相从独味长,醉死糟丘终不悔,看来端的是无肠
海鲜,古人又称“海错”,意谓海中产物,错杂非一。《书·禹贡》有“海物唯错”之说,晋朝陆机诗云“海物错万类”,宋代大诗人苏轼也留有“蛮珍海错闻名久,怪两腥风入座寒”的名句。
追溯如东海鲜风味菜品的源头,虽无确切的文字依据,但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,至少在距今4000-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。
海鲜”,古称“海错”,意谓海中产物,错杂非一。
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,至少在距今4000-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人类已懂得采拾贝类以供食用,而且已有熟食加工了。翻开烹饪古籍资料,发现有关海鲜的记载主要有三个方面,一是饮食养生,二是烹饪技巧,三是海鲜菜品。尤以海鲜菜品的记载较好为丰富。据史料查实,传统海鲜饮食烹制、调味方法、用料组合以及对火候的把握,都已自成一体。